伍傲道:“夫人来后第一件事便是修筑宗庙如今昭、穆、大庙已基本建成在大将军府之东侧。”
众人先到了外郭中的空地命大军立帐驻扎下来将一众妇婢也留在营中自己只带了妙公主三女、叶柔、四季燕女、剑姬和遁者入内城。
玄菟灵极擅构建之学见五里内城处在整座城的中心处内城周围外面闾里相间市肆之地在南军营之地在北两侧各留了不少余地水绕其中虽然大多还在营建之中却是分划有据佩服道:“我看这都是夫人重新设计的吧?夫人胸中的学问真是了不起。”
伍傲得意道:“夫人设计的闾里更是别出心裁。各城以闾里安居庶民和隶臣一般都是圆形夫人设计的闾里却是方形与众不同每闾内有深井一口立阳燧四个。两条水道都在城壁下每闾有两条窄渠相连通往水道。夫人说要聚民盛民自然要迁庶民隶臣于闾内若不将水道通入闾内大有不便之处。”
冉雍赞不绝口道:“夫人所虑及之处连庶人隶臣也在其内这真是仁厚之极。”
伍傲又道:“外郭每侧有三门内城每侧有一座城门内城中南北各有四条大道每道可供八辆马车并行气势十分雄壮。此八条大道将内城割为二十五块各有一里大将府恰在正中。”
众人说着话入了内城伍封见内城的城墙也是丈六之高与外郭城墙还厚城中的人还不多只有随处可见的匠人褐民这些人都是伍封的领民既然主人令他们筑建自然是十分认真。
只见城中的主道是原先就有的用石块铺就两旁都是四尺矮墙围成的闾里闾间的巷道也能供二车并行闾闾相连形为方格排得极为整齐。
庆夫人为伍封所选的府第是原来的国异之府占地一里正在内城之中心处四方正好是四条大道府门匾上以铜铸着“大将军府”四个字。
众人到了门前庆夫人带着一大群人迎了出来介绍之后进入府中大堂坐定众剑姬侍婢由伍傲引入安置。
伍封先将路上的诸事说了又将迟迟引到庆夫人面前讪讪道:“孩儿想在与公主大婚之时将迟迟一并娶了来不知娘的意思如何?”
天下慈母见了儿子娶妻妾自然是高兴的庆夫人笑道:“你连未来岳父也请了来我怎会不允?”将迟迟拉到身边上下打量见她花容月貌此刻正面色绯红低着头害羞赞道:“封儿的眼力当真不错。”
妙公主和楚月儿笑嘻嘻上前二女钻在庆夫人怀中哄得庆夫人十分开心二女这才牵着迟迟入内去了。
玄菟灵大笑命从人将嫁妆拿了上来道:“我说夫人定不会不允天下父母只会为了子女好怎会反对这门亲事?”
庆夫人微笑道:“按理说此事本当由妾身派人到府上行礼不料法师竟自己来了失礼之处请勿见怪。”
玄菟灵笑道:“我们夷人便没有那么多俗礼行事干脆直接是最好了。”
庆夫人点头道:“封儿自小就对许多俗礼不喜欢妾身常常怕他失礼于人幸好法师是脱俗之人。”
伍封先由庆夫人和伍傲引着去了宗庙拜祭祖先这是家事只限于家人是以连妙公主、楚月儿和迟迟也暂不能去。
宗庙中有伍举、伍奢、伍尚、伍子胥等伍氏历代祖先陪祭的却有吴王僚、王子庆忌、鲍叔牙等吴国、鲍家的先人都以帷幔相垂若不掀帷而看便看不到其字。祭礼之繁琐自不必说祭完之后众人才回府中。
伍封一众远道赶来还未吃晚饭庆夫人早已得报知道他们晚间会来是以早安排好饭肴酒水此刻将三女请了出来一起用饭。伍傲自去安排大营士卒的饭食。吃过了晚饭庆夫人与玄菟灵便开始谈起婚嫁的若干细节来。
伍封忙找个藉口带着三女到后院去休息。妙公主道:“这座府第与临淄的封府几乎一样倒是不错。”楚月儿笑道:“这都是国异所建理应差不多。”迟迟此刻仍在害羞未肯说话。伍封笑道:“迟迟仍在害羞公主和月儿就不同了脸皮颇厚。”迟迟格格一笑妙公主和楚月儿跺脚大嗔齐飞白眼。
四人过了练武场到了后院伍封奇道:“原来这里也一样有大石屋就不知道有没有玉石浴池呢?”妙公主道:“怎么没有?我们先前看过你是否又想骗月儿鸳鸯戏水呢?”伍封奇道:“月儿连这也说了?”楚月儿嘻嘻笑道:“我怎会说其实是公主猜到的你腿伤之时不是也想骗公主陪你鸳鸯戏水么?”
四人入了石屋里面的几个铜炉早以烧着大火将屋内烤得热气腾腾。伍封见里面与临淄的府第却略有不同两侧有厢阁房屋大大小小十余间后面的玉石浴池也略大了一些赞道:“国异这人大有先见之明将这浴池建得更大。”妙公主笑道:“我看也没有什么区别。”
伍封看着三女笑道:“我们一路劳顿我这便让春雨打了热水来四人同浴!”楚月儿和迟迟吃了一惊妙公主“呸”了一声道:“你才想得好哩!”
庆夫人早已从隶妾中挑了些侍婢来都是些天鄙族人便拨她们在四燕女手下服侍伍封四人。四人依次洗浴换上干净衣服。
伍封让三女先行休息自己想去看看玄菟灵的客房此刻已经是亥时了。
伍封问春雨道:“我未来丈人安歇了没有?”春雨笑道:“法师正在厢房与夫人和傲总管说话。”伍封讶然道:“还在说话?”让四女休息自往前院厢房走去。才到厢房门口便听玄菟灵道:“夫人这想法甚好我看城墙与四面山壁间的隙地极大加起来只怕有四五千顷。若是将玄菟族人迁到城中这四千顷地便可养畜种菜。”又听庆夫人道:“法师说得是。四面的山口若再建四座关隘这主城就是铜墙铁壁了只怕齐国无一处有主城之固。”
伍封走进厢房见庆夫人和玄菟灵正围着一片竹刻的主城图研究伍傲在一旁看着。玄菟灵道:“封儿来得正好我与令堂正在研究主城的构建哩!”伍封笑道:“这个我就不懂了。”
伍傲拿着图版籍契对他道:“公子小傲与舆地官已将邑地堪舆了一遍境边立了石碑为界。莱夷实际有五百一十三里、四十五万九百二十七顷地共有荒地十五万八千顷。若尽数开垦下来四十五万顷中有田地三十四万顷山地、村寨、城邑十万顷海沿之地近万顷还有上好铜山一座无人开采。”
伍封点了点头。伍傲又道:“公子上次从太史朴处听的丁户数字是前年之数如今这五百一十三里之地有领民一十三万余户其中玄菟族两千户乐浪族一万户索家族一万一千多户倭人族五千多户天鄙族三千户东屠族二万户夫余族一万八千户高丽族一万四千多户满饰族一万五千多户九族共十万多户另有齐人三万七千多户。总共有丁口六十万人许这都是公子的所食的庶人和隶臣隶妾。虽然齐国各地大多已经按田亩收取税赋但莱夷却是沿用井田之制每户百亩私田另有籍田。”
伍封道:“我拟要重新划地丁户多半还有些变化。赋税之收以田地来计废取井田开阡陌学晋国的赵氏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大亩之制每户分百亩。”
庆夫人点头道:“以大亩之制来富民在莱夷最为合适。”
玄菟灵赞道:“如此大妙以大亩之制来算莱夷有十四万余顷田地可给十四万多户剩下的便可分在林泽、渔盐之地了或列为工商士卒之户。”
伍傲道:“按齐之常制税收粮赋收物。税为上年十取其三中年十取其二下年十取其一。莱夷一向风调雨顺三年一中年六年一小年平均下来每年可收十之二三比齐境的其余各地要高出很多了。”
伍封讶然道:“有这么高?税高了无以养民都按什一之税算了。”
伍傲续道:“单计田产以大亩种粟而论按莱夷壤质上熟每亩十四石四斗、中熟十石八斗、下熟七石二斗石小饥二石四斗中饥一石五斗大饥七斗六升。平均而计每顷可产粟三百六十石税收按什一则每顷有三十六石。是以公子每年税收当在五百六十万石上下约合八十七万钟。这还是按低于下熟、略高于小饥之年所算若是大熟之年可收约二千三百万石合三百多万钟。”
伍封皱眉道:“我们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
伍傲道:“若是将万顷海沿的渔盐之利算起来就更加可观了。公子领地的海沿之地多于他处占了齐境海沿的二成这或是国君特意的罢。将渔盐交给官盐之署以换粮食和金帛粮按例交给民用往最少的算每月除了入公室剩下的便值二万金以上若是将邑收的粮食下去用渔盐在官盐之署多换金帛那就更多了。”
伍封吓了一跳道:“一月便有二万多金?”
庆夫人点头道:“齐国的渔盐之利天下列国无不眼红。单是封儿每月交给国君的渔盐便值三十万金二万金又算什么?国异虽会用兵却不识商货之理这莱夷宝地根本未能治好。”
伍傲笑道:“这还没有算那座铜山哩!齐国的渔盐铜铁均属于国君那铜山虽只离主城二十余里却无人开采公子向国君取一道君令找人开采铜山八成交国君二成留下来日后铸造兵器也足够了。我们伍家向来铸剑制陶以获巨利眼下夫人已经在齐地设陶窑十余座连燕、晋、王城都有我们的陶窑这莱夷自然也要设二三座陶窑再有铜山之产设金坊铸兵获利必不下于五百里地之邑收。”
玄菟灵打量着伍傲赞道:“伍总管原来能商擅算真是少见的人才。”
伍傲道:“小傲是夫人一手养大的夫人和渠公都是齐国有名的商营奇才小的见得多了略识一些而已。”
庆夫人道:“封儿适才我与亲翁商议过这主城的外郭可居二万户内城可居一万户日后得迁一些民户在主城。”
玄菟灵笑道:“莱夷的齐人前年才二万户眼下有了近四万户大都是为工商之户只要我们将外郭的市肆搞起来这些人大多会迁入主城。再在主城中留下一些隙地各族之中地位较尊的大户自然也会迁入加上我们玄菟族、天鄙族的大多户众必可让主城的民户胜过它城。”
庆夫人道:“都辅军的大营营便建在外郭内城中有一个练兵场营房也可容兵五千。”
伍封点头道:“我正有此打算二千五百人的都辅军并不敷用我得国君和田恒的允许还可有一支一千人的亲卫军日后以备它用。至于莱夷境内各族的士卒日后设法收了回来统一调度。”又问道:“娘亲来时便没有带多少人这些天是从何处调集的人数营建主城?”
庆夫人笑道:“这都是乐浪声和索家牛调来的人手他二人因为族中事烦自回族中去了。”
伍封点头道:“如今九族之长中我只有这两人未曾见过了。”
玄菟灵笑道:“封儿今日到了主城他二人明日自会赶来罢。”
三人说话时却见伍傲正拿着箸草计算伍封问道:“小傲又在算什么?”
伍傲道:“小人在算公子每年的开支除了府中开支如果公子所养之士有五千人再加上府中开支和五千士卒的开支就算倍给禄秩总共也不及每年所收的三十之一!这还未将每年的赋收算进去大有可为哩!”
伍封道:“赋就算了既然所收甚多日后非不得已便不用收赋。那些兵车兵甲若要收起来夷人从何处寻觅?”
玄菟灵赞道:“若不收赋只怕天下庶民都会赶到莱夷哩!其实庶人隶臣最烦的便是赋了就算三户出一甲也是极为头痛的事。国异每年收以重赋赋之所出还倍于税出惹得夷民人人愤怒。封儿若能减少赋收这真是造福于夷民了。”
伍封笑道:“当年晋国六卿互相倾轧孙武叔叔就说过范氏和中行氏赋重必会先亡结果果然如是。我养兵极少都辅军的开支又由国君直接划下来便不用从领民中收赋了。如今要建城和垦田大量调用力役日后大事已定力役之征便尽量少些。”
众人说了好一阵见天已太晚才各自休息。
次日一早众人一起用过了早饭庆夫人先派人赶回临淄给鲍息报讯伍封的婚礼上要多娶一人自要先作好准备。
玄菟灵向伍封和庆夫人道:“日后这主城之中丁户要有数万这些人自不能全是工商之户需得为他们在主城近处另觅良田山泽。我对地形颇熟这两日便在主城附近找寻善地以为主城民户的生计两日后便可回来。”又对伍封道:“巫金五人和另四十名遁者便留给你日后他们便是你的亲卫他们视我为父对你和迟迟定会极为忠心。问儿是迟迟的表兄与公主也有亲可以重用。”
伍封大喜道:“天下间任何精兵都能招纳来唯有这遁者是找不到了日后我便将他们带在身边。”
玄菟灵向公输问、巫金等人仔细吩咐了一阵又将迟迟拉到了一边小声说了好半天话这才带了族人离开。
庆夫人见他全心全意为伍封做事自是因与伍封是一家人便将伍封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伍封与三女将玄菟灵送出城后回府让三女自去玩耍自己与庆夫人、伍傲、冉雍商议兴教化、立市肆的事情。
庆夫人道:“若能在莱夷大兴教化必可授民以聪、使民知礼从而减少争执。”
冉雍道:“师父孔子倡‘有教无类’便是要将学问、礼法授于庶民。不过小人所想除了要教以书礼之外还要授以律法更要授农、工、商之学书礼使人知德律法使人守礼农工商之学更能使人温饱不可不为。”
庆夫人与伍封都动容道:“先生说得极是不知要如何去做呢?”
冉雍道:“兴教之前先要为政以便政令明晰通达。因莱夷地多民少以户数分州乡则会因丁户之增而常改产生混乱是以大者如州非得按地划分不可。小人之意先将莱夷五百里之地分为四州为莱西、莱南、莱北和莱东东海之名与齐东之东海相同不宜再用。”
伍封点头道:“此议甚好便分为四州吧。”
冉雍道:“每州一百二十五里即一百二十五个十里每州四城四城之中一为州城余者有邑城。州城墙高一丈邑城墙高六尺。最大者是都城即为这主城是五百里之都。只因城以盛民是以非建城不可。五百里地方则有都城一州城四邑城十二。”
庆夫人皱眉道:“如今莱夷仅有七城依先生之依岂非要大兴土木增十城?”
冉雍笑道:“这倒不一定小人之想法是从各村寨而来。当年齐国灭莱之后不许夷人建城是以只有村寨不见夷城。如今九族之人各有村寨其村寨以木栅为凭不防雨水每逢雨季便倍受冲击。不如划出地来许各族自建一邑城各族必会欣喜若狂不需我们调动力役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建城只是需要大量土木而无须太多金贝我们只需拿出少量金贝定下邑城建规格。这些城都是大将军的自不好由庶民出金以此扰民。此邑城仅用以盛民不作防御之用是以城墙不能过六尺之高。大将军这便有了九座邑城。”
伍封笑道:“我正愁如何为各族重划其地若是硬着来反而不妥。如今以建城之名将各族迁移正是极好。如今各族丁户有异正好巧作安排使户多户上之族相邻正要是民自流其居以利各族相融。”
冉雍道:“如今主城是莱夷都城莱北需另建一城为州城;其余的休城、莱邑、夷维、北口可分别为莱东、莱西、莱南和莱北之州城;剩下的赢城、博城堕其城墙为六尺改为邑城北口残破正好整修为州城。”
庆夫人笑道:“这么一来便只须再建一城了莱北是新设之州州城需得我们自建。”
伍傲道:“那座铜山便在莱北离主城不过二十余里不如将莱北之州城建于山下也好督管铜山的开采。”
冉雍赞道:“此议甚好。”
伍封问道:“那就将州城建在那里好了。”
伍傲道:“我看铜山附近有一个湖叫王屋州城也不如叫王屋好了。”
庆夫人点头道:“王屋之名字不错。”
冉雍笑道:“大将军从胡胜和许长蛇营中搜到了万金以上正好拿来建城虽然有些不足总还是用得上。”
庆夫人笑道:“原来封儿这么跑下来连人带物还赚了不少。”
冉雍道:“主城之外的四处险隘须得建四座关隘为东关、西关、南关和北关各驻兵二百兼守主城。”
伍封道:“这四关一建其实又将主城的外郭扩大了一少。”
冉雍道:“除城隘之外还建村寨以为城邑之辅每十里一村五里一寨民必能聚矣。”
伍封问道:“营建之后又如何去管呢?”
冉雍道:“莱夷分为四州各设一州宰居于州城;每州的三座邑城各设一城宰;城外之地五户为邻五邻为里村设村宰寨设寨官里有里长;城内之地每五户为比设比长一人每五比为闾设闾宰一人掌每闾的晨开暮闭、击鼓传唤。如此以大领小便可如指使臂统属各地。此为地方之官属。”
伍封和庆夫人见他所思甚详精于政务都十分佩服不住地点头。
冉雍道:“主城之内还得再设官属以辅大将军为政。大者设职数人监军助大将军管士卒战事士师以荐选士人、执以家国之律内史以收税赋和关市之征辅政令以辅执政事。”
庆夫人道:“辅政令之下恐怕多得设官属。”
冉雍点头道:“辅政令之下设官数人。农正以励民耕作、设官牛、耕犁、种籽之库;工正以管百工良金造祭器兵刀恶金造耒镰针锥还有兵车、船只、革甲、旌旗诸物;市正以管市肆邑城设小市、州城设中市、都城设大市渔、盐、贝、铁、兵、粮、牛、马、种籽限于主城的大市才可以买卖其余中市、小市只能货以帛、麻、酒、肉、农具、器皿等物;再设大行人官居于主城每城再设小行人各管二十五驿正在各城设馆舍、城外每十里设一亭以除庶人设馆之弊利于来往行商兼以接待宾客、传令送书之职;另有盐令以管收煮海盐、铁令以采掘铜山、田林官专管开垦农田和山泽、遂师以每年核察丁户田数、调用力役。”
伍封听得目瞪口呆苦笑道:“原来这中间有许多讲究!”
冉雍笑道:“小人还只是大致说一说哩若是逐项细述只怕一月也说不完。譬如内史之下也要设多人就说内府一职便要设金贝之借贷以济民户薄取其息以收其德。而监军之下又要设武库一职掌兵甲车马。还有农正一职比工正又常有合司其职之处。譬如莱夷之地如今还多用耒耜垦耕以手执柄以足踏刃掘一块土便退一步用力多而效用差。各国多用牛耕非得在莱夷应用不可。夷人户中未必有金购牛便得设官牛租借给诸民使用。同时青铜之农具大不如铁制又得让工正冶铁制造若干农具或卖或租总之是能助农耕者必须行之。”
庆夫人道:“想不到孔门弟子连农艺也能深知。”
冉雍笑道:“此非夫子所授。这农艺之道还有一点不可不行眼下粟、黍、稻、麦、菽、麻六谷之中粟又叫稷、禾耐干寒熟期也短麦有春冬二种此二者是莱夷的主粮黍可酿酒也要种上一些。不过小人以为莱夷多山是以非得多种菽不可此物耐旱虽山地也可种之可在春夏两季播种且产量较多菽实为饭菽叶为羹可供庶人隶属常食种菽保岁易为能备凶年其菽饭藿羹足以养民。”
伍封笑道:“怪不得人说我们是肉食者庶人隶臣为藿食者。”
冉雍道:“莱夷农艺之中最大的害处便是每年只能一熟所收自然少了许多。当年在周桓王之时成周之地便已一年二熟了眼下各国之中还有他处一年二熟不过多是有一年一熟须以改之。”
伍封道:“这个我便不懂了如何才能一年二熟呢?”
冉雍道:“其关键之处在于冬麦种植。冬麦于仲秋播种孟夏收成然后又种粟粟收之后继之以冬麦如此一年二熟年产倍增。再加上山中种菽、海边捕鱼、四季养畜林培桑麻、野任葛生另开枣栗漆园若能引吴楚之稻种又多了美粮。如此一来莱夷之地必然农事大兴民用富足。”
伍封叹道:“先生之才委实为天下罕见!先生也不必说了这辅政令一职便由先生来担任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呢?”
庆夫人微笑道:“恐怕也再没有人能比先生更胜此职司了。”
冉雍也不推辞揖谢道:“小人已投效大将军麾下大将军既有差遣小人自是愿意。日后小人自会辅助大将军和夫人力所能及者在所不辞。大将军已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大亩之制小人早已听伍傲兄说过了如此富民之举必能使莱夷大治。”
伍封又道:“我只知道要富民强境唯有奖励耕战我只会备战励耕便全靠先生了。既然政事已达先生所说的教化一事因如何施行?”
冉雍道:“教化之施在于序、庠、塾。各州以周之制二十五户为一闾闾中设塾教以孝、友、睦、姻、任、恤六行和知、仁、圣、义、中、和六德;五百户为一党党中设庠教以六行六德和书数小艺;每州设一序教以六行六德和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此教为半日另半日教以农、工、商之巧。城外之地中寨设塾村设庠与城中相同。”
伍傲道:“先生既为辅政令自不能亲授艺教恐怕还得招些夫子来。”
冉雍道:“我拟在各地觅贤来施教除了六艺之外还得觅良匠三百人、善农者三百人、善商者百人分于各地序、庠、塾之中。”
伍封喜道:“便依先生之议先设四州然后请贤者为之。若能将孔子请来一游稍稍指点便是大佳了。”
冉雍点头道:“小人被大将军委以重任不免心有惴惴正想向夫子请教。小人想赴鲁一趟请夫子前来。至于小人的师兄弟们还有些未仕者他们都是极有才干的贤人大将军若能以弓旌相招就算只来数人莱夷之政也大有可为至于良匠、善农者、商者则可交给小人小人对此早已留心由小人派人去请来。”
庆夫人点头道:“封儿理应亲赴鲁国请孔子眼下离婚期不到二十天怎也脱不开身何况眼下冰雪皑皑就算请了夫子夫子怕要来不了只好留待春后了。”
伍封道:“也好我看这内史非小傲莫属税赋之事尚早但诸族建城要大费金贝无数这就全靠小傲了。”
伍傲点头答应。
庆夫人道:“小傲既为内史府中总管由谁来担当呢?”
伍封道:“便由公输问来当这个总管吧他是迟迟的表兄与公主也有亲便算得上我们族中之人他又是老丈人从小养大的最为忠心。”
庆夫人笑道:“有他这个剑术高明的神医在府中的确好得多了。”
伍封又道:“吴舟原是临淄的契约官最熟齐律为人又不畏强权铁面无私便由他任士师一职顺便家中之法和军中之令也拟出来铸在铁鼎之上。”
冉雍一路与众人同行见过吴舟的本事点头道:“这人虽然寡言少语倒是士师的合适人选。”
庆夫人笑道:“那监军便由你的岳丈玄菟灵担任便了。他文武全才又精通兵法我看他的剑术极高在齐国除了你以外只怕再无人能胜过他了。”
冉雍道:“小人也觉得法师最为合适。大将军既要收九族之兵便得由法师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来办。何况大将军若领兵外出他人难以服众夫人有时又不大好出面由法师守境无人敢不服气。”
伍封笑道:“先生说得不错不过我还想让岳丈主持市肆哩!”
冉雍道:“大将军所虑有其道理法师可择人为市正先由他统辖大事定后再归属小人这辅政令下也可。”
庆夫人道:“我这便派人在内城中为你们各建府第。”
冉雍忙道:“小人对这府第还有个想法。我们都是大将军和夫人的家臣府第怎也不能大了。不如在大将军府旁各建一府右为监军府左为内史府。这一军一财关系最为重大大将军府方有一里金库武库理应建于府中只须将府中森严戒备便可一举数得若建在他处便得另派士卒看守此乃省兵之道。”
伍封皱眉道:“金武之库在府中当然是好但监军和内史办起事来岂非出府入府每日乱窜无数次?”
庆夫人笑道:“先生说将二府建在两侧理由就在这里了只须在前院两侧各开一门便可通于二府。监军是你的岳丈小傲又是与你一起长大的他们本就是府中之人有何不可。”
伍封失声笑道:“是极是极这么简单的事我为何想不到呢?”
冉雍也笑道:“另外的辅政令府和士师府便在监军府和内史府之侧便不用设门相通了。这四府加起来可占一里。天下列国中有不少是以府为衙常常是政事与府事不分兼在一起。如今军政之事渐繁须得略有区分才行是以这四府前面一半干脆作为署衙属官均在衙中设堂室入了大门便是署衙并立后面才是所住之府。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可令官属之间早晚相见利于行事各族之人来官署办事也无须东奔西走可提高办事之效。”
庆夫人点头道:“先生想得十分仔细。”
冉雍见伍封皱起眉头笑道:“大将军定是在想这么一来怕令岳的府第小了不成样子怕法师不悦?”
伍封道:“在下正是这么想。”
冉雍笑道:“其实这四府之中以监军府的官署最少除了一个武库之外便只有令使府中只开一衙便可府第又怎会小呢?何况日后莱南的州城夷维法师任这个州城之宰最为合适夷维离主城也不算太远日后玄菟的邑城也在不远处往来其间也方便。何况监军其实是个闲职主城中这座监军府衙只有在大将军离莱夷之境外出时才用得上哩!”
伍封见他这么细小的事也想到了胸中的学问真是深不可测叹道:“由先生之才便可推知孔子之学鲁君不用孔子为政真是其蠢无比的事。”
庆夫人道:“封儿的所有家臣之禄秩便由先生按制所订均要比其他家高出一倍以励士人。冉先生再派骑下令去将九族之长招到主城来封儿回临淄之前须得向宣布这诸般政事。三日之后与各族议事九族的邑城之地就烦先生先予以分置立春之后各族便可以建城了。”
冉雍对这些正是最为擅长点头答应。
伍封道:“四州之宰需得慎重莱南由法师任州宰其余三州之中墨爱才智极佳可任莱西州宰只是这莱北和莱东的州宰暂缺其人。”
冉雍奇道:“那晏安在莱南多年为何不用呢?”
伍封道:“此人我另有用处。”
庆夫人道:“我看九师父极有才智楚姬更是熟于世情不如让九师父任莱东的州宰莱北有这主城州宰可以暂缺那座铜山便交给伍傲这内史去管。”
大致议定之后伍封溜到后院叫上公输问和妙公主三女由巫金等数十名遁者、叶柔和燕女剑姬陪着先到城中四下看过然后入了外郭的都辅军营址。
平启等人带着大军在此驻扎庆夫人早已调了数百人在此远木建营平启等人便督着士卒练习剑矛。
伍封入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