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天涯书院 > 天下春秋 > 第十章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第十章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猜你喜欢:杀仙传 ,  爱你流年已过 ,  失忆后我成了法医大佬 ,  废材纨绔之腹黑邪妃 ,  官路弯弯 , 

这日高柴向伍封辞行要回到曲阜见师父孔子。

伍封心念一动对公子高道:“我早就想去拜访孔子孔子是当世大贤不如便去拜访一下听些教诲。”

公子高点头道:“我以前也见过孔子拜访他定会大有收获。只是我们这么多人到曲阜去不免惊动鲁国上下。”

伍封道:“那就只好拜托大舅在此带众人等候了我带月儿悄悄去就行了。”

妙公主嗔道:“为何不带我去?”

伍封道:“公主可万万去不得孔子是个重礼的人你这公主一到岂非让他忙个手忙脚乱?”

公子高点头道:“封大夫说得是孔子从不逾礼若知公主去了定会禀告鲁君到时候弄得人人皆知就不好了。”

妙公主道:“你若去了我岂非闷得紧?便留下月儿陪我吧!”

伍封摇头道:“我还要去见柳大哥柳大哥是月儿师叔她怎能不去?”

妙公主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口中咕咕咙咙道:“哼这人定是恼我将剑姬要了去坏了他的好事!”也不再提出异议。

伍封哭笑不得命鲍兴驾上铜车又命鲍宁另驭一乘轻车自己与楚月儿分别乘坐。须知这鲁国与齐、卫、宋地不同最为守礼鲁礼禁男女同载是以要男女分乘。伍封让楚月儿乘铜车并在车顶华盖上挂着垂落的帷帐如一间小屋子一般。

伍封备了一份大礼将柳下跖托他转交柳下惠的凤鸣琴带上才与高柴一起上车赶往曲阜。

一路兼程第二天时便到了曲阜。

高柴道:“夫子重礼如今有弟子丧毁有大哭之俗封大夫若同上门去恐怕惊了封大夫。在下先去报丧再禀告封大夫来访之事封大夫慢慢而来。”

伍封知道鲁国最多礼俗便由高柴先进城去自己一车缓缓而行才到城外忽见一大群人哭声震天从城中蜿蜒而出原来是一队大队人送葬伍封急将马车停于道旁让出道来。

只见柩车颇大前面的人白衣执绋有人口中作歌柩车之后除了死者家属之外更有十八人身穿白衣被人一粗绳捆成一串有男有女都在三十岁以下年纪随柩而行。

这时一大群老老少少从道旁抢出来对队痛哭

伍封看了半天见这一群人并非对着棺柩而哭而是对着那被绳捆成一串的人哭心中大奇。

道旁围观着甚众伍封叫来一人小声问道:“这是何人出柩?”

那人道:“死者是孟孙氏的家臣名叫公敛阳曾为成城之宰。”

伍封道:“那一串人捆着有干什么?”

那人叹道:“这些人是公敛家中的隶臣用来殉葬到时候生埋入墓。”

伍封吃了一惊骇然道:“如今列国之中大都以俑代人鲁国是礼仪之邦怎还有人殉之俗?”

这时忽见道旁有一人闪出来向柩车后的死者长子施礼将他请到一边恰好在伍封铜车之旁不远处。

伍封见那人四十余岁身材修长目光如电穿着虽简却气度俨然与众不同。

便听那人对那孝子道:“公敛仙逝尊兄以人为殉是否太过了些?”

那孝子道:“公冶先生非是在下想用人殉而是家叔公敛驷执意要如此在下也无可奈何。”

那公冶先生道:“可否请令叔过来?”

那孝子对这公冶先生甚是尊敬归队后将其叔公敛驷请了来。

那公敛驷道:“原来是公冶长先生未知有何指教?”

公冶长道:“在下见阁下以人殉亡兄觉得不忍是以想劝公敛兄除此人殉之礼以土俑代之。”

公敛驷愕然道:“令师孔子最重于礼在下以人殉兄正合古礼为何公冶兄反而会这么说呢?”

公冶长叹了口气道:“天下之礼无有不变者今日之礼未必是古礼后人之礼也未必如今日。人之有变礼亦随之有何疑哉?”

伍封心道:“原来这是孔子的弟子公冶长。”听他所言大有道理暗生敬意。

公敛驷道:“话虽是这么说但如今人在途中忽然改之也不大好。”他满脸傲气显是对公冶长并不怎么在意。

公冶正叹道:“如今天下人力可贵公敛兄竟以十八人相殉不仅有干天和也太过浪费。”

公敛阳笑道:“区区十八隶臣算得了什么?眼下购一健奴不过三金吾兄家有金数千费数十金也不算浪费。”

公冶长道:“在下是为公敛兄所虑前些年孟孙氏先父入葬也未用人殉阁下以人为殉未知孟孙氏会作何想法呢?”

公敛阳面色微变。

伍封忍不住下了车对二人均施一礼道:“在下并非鲁人途经此处见这十八隶臣均为健壮因未带家侍是以途中常有不便之处。在下想以百金将这十八人一并买下来未知这位公敛先生肯否?”

公敛阳见他出金出近一倍吃了一惊细看这人气宇轩昂身饰华贵知道伍封必是大有身份的人道:“天下健奴不少何处不可买之尊驾为何会单单看中这些人呢?”

公冶长知道伍封是想救这十八人之命向伍封细看良久又看了看伍封的铜车笑道:“这位公子莫非是齐人?”

伍封吃了一惊道:“在下正是齐人公冶先生如何看得出来?”

公冶长笑道:“阁下此车富丽别致其上的鱼纹之缕唯齐有之。车用鱼缕者唯齐、吴、越三国吴越之鱼纹是张口的而天下只有齐国的鱼纹是闭口是以公子必是齐人无疑。”

伍封等人暗赞此人眼力尖锐观物入微孔子的弟子果然与众不同。

这时楚月儿与鲍兴走下车来鲍兴道:“公冶先生说不得错公子是齐国大夫特来拜访夫子和柳大夫。”

那公敛驷心中吃惊忙道:“原来是齐国的贵人既然看中这十八人小人便将他们送给大夫。”

伍封摇头道:“送便无须送了不过这些人在下要了金还是要给的。只是在下与公冶先生一样深恨人殉之俗公敛先生若能改此俗以土俑代之后必有福。当年晋国魏颗不奉其亡父乱命释父爱妾祖姬后来秦晋之战祖姬之父结草为报助魏颗擒杀秦将此事是天下美谈公敛先生何不学之?”

那死者公敛阳尚是孟孙氏家臣公敛驷虽仗先兄之势不将公冶长放在眼里但遇到这大国贵人怎敢说不从?当下将十八人放了答应不再用人殉伍封命鲍兴拿了百金交给公敛驷那一众送丧之队远远去了。

这十八人逃脱大难一起向伍封跪下叩拜道旁其家属也跪了下来道旁黑压压跪倒了一片人无不感激涕零。

伍封挥手让他们起身这些人自站在一旁等候伍封话安置。

公冶长向伍封拱手致谢伍封还礼笑道:“这些人也非先生之亲属何必谢我?不过这十八人在下要来无用若真带回齐国必要迁其家属甚是麻烦便请公冶先生带到夫子府上侍奉夫子。”

公冶长知道他说的也是实情这十八家人算不了什么犯不上千里迢迢带回齐国反误了行程点头道:“如此多谢了。公子宅心仁厚未知高姓大名?”

伍封道:“在下名叫鲍封。”

公冶长讶然道:“原来阁下便是威震齐国的封大夫!在下当真是失敬了先前还以为阁下只是个心软的贵介公子哩。”

伍封见他说话直接不饰伪善对他更是喜欢笑道:“公冶先生能否陪在下一同到夫子府上呢?”

公冶长点头道:“在下本来还有事在身不过这些人须要安置正好为封大夫引路去见家岳。”

伍封讶然道:“原来公冶先生是夫子之婿。”

伍封并没有惊动鲁国的诸官随着公冶长直接到了孔府。

孔府并不太大也无甚装饰与其它的府第并无多大不同只不过无论其墙、门、径甚至府中的树都是笔直的不见有任何弯曲之处。本来孔子家中颇贫不过他周游列国回来之后鲁君以告老大夫之礼相待再加上他的一众弟子中有不少出仕是以晚年反而能够富足。

伍封将车停在大门外伍封将备好的礼品交给公冶长公冶长带着十多人进府伍封不敢唐突在府外静静等着。

过了好一会公冶长拭泪出来想是从高柴口中知道了子路的死讯因而有哭。公冶长道:“封大夫月儿姑娘家岳有请。”

伍封与楚月儿下了车二鲍由人领着将车赶往马廊之中。

伍封与楚月儿随公冶长入府就见府中有数十人坐在大院之中眼睛都红红的显是刚刚哭过。

众人见伍封过来一起施礼道:“封大夫!”伍封和楚月儿答礼不迭。

这时高柴从后院出来公冶长对伍封道:“封大夫在下奉家岳之命有事外出不能相陪便由高柴师兄相待封大夫请勿见怪!”告辞去了。

伍封和楚月儿随高柴前往后院的厢房。

高柴小声道:“夫子病了。”

伍封惊道:“是否要紧?”

高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自从卫国大变的消息传来夫子就说:‘高柴必会回来仲由必定是死了!’后来便病了。”

伍封与楚月儿听了心中也微觉酸楚。

到了厢房门外高柴恭恭敬敬站在阶下道:“夫子封大夫来了。”

便见门中缓缓地走出一个人来这人大约七十余岁身材高大腰挺得直直的须和两道长眉都变白了相貌极为古朴眼中精光如电他轻轻咳嗽了数声拱手道:“封大夫孔某身染微恙未能迎出府外请勿怪孔某失礼!”

伍封与楚月儿连忙还礼伍封道:“晚辈是个粗俗之徒本该专程来访可惜未有余暇今次虽是顺路而来却是诚心侯教。”

孔子微笑道:“封大夫月儿姑娘请进。”

高柴侍立在外孔子带着二人进了厢房。

只见厢房中堆满了竹简有的卷起来用黄带缠住有的打开了一半垂在地上可房中却毫无凌乱之感。

孔子与伍封二人对面坐下轻轻咳嗽了几声道:“孔某年纪大了些是以这四五年来大半时间是在这间房中再无气力外出了。”

伍封道:“晚辈曾听人说夫子自谓‘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年岁在他人身上身与心俱老在夫子身上却是身老心却不老。”

孔子微笑道:“封大夫果然是个诚信之人不尚虚言。孔某对人说老人人都说孔某不老封大夫却不讳言与众不同。其实老即是老此乃人之运数强求不得。孔某周游列国回来最喜读《易》以此而知运。”

伍封与楚月儿对望一眼不知孔子语中之意。

孔子笑道:“人活于世全在‘命’和‘运’这两个字上。孔某一生所求其实就是运。所谓运即是势、是形、是时、是境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开始的随人一生常人所说的天命其实便是‘运’。”

伍封点了点头问道:“那命又是什么?”

孔子道:“命是人天生之能也是人后天之能。譬如说高矮、胖瘦、强弱此为天生之能而学问、剑术、诗艺却是后天之能。此二者加起来便是命。命强运弱或命弱运强均不能持久。而这命和运与天有关却也可有人力改变。”

伍封若有所悟道:“夫子的学问和教诲世上多有传颂为何这命运之说晚辈却从未听过呢?”

孔子微笑道:“孔某与人相谈视人而异。孔某第一眼见封大夫与月儿姑娘便知是脱俗之人与它人不同其实二位若能见老子虽然是片言碎语句所获也远胜于同孔某相谈数月。二位眼中精气之盛孔某周游天下只在老子眼中见过柳下惠大夫虽然与二位相类却也是大有不如。”

伍封与楚月儿暗暗佩服这老人的眼力伍封叹道:“原来夫子一眼便看得出晚辈们习过老子一门的功夫。”

孔子摇头道:“孔某并不知二位练过什么不过二位如果当它是一种功夫便小觑了它。在孔某看来其实这应是一种师法万物、洞悉自然的学问。二位习之日久必有所得。”

孔子轻轻咳嗽了一阵又道:“孔某门下三千弟子人称有七十二贤人在孔某眼中却是未必只恨岁月不假孔某自知命不久矣才会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欲存于世上待孔某死后众弟子仍有所学。”

伍封叹道:“晚辈年少无知不知早来候教如今想来深有憾焉。”

孔子微笑道:“未入孔某之门未必便无学问孔某之学无非‘仁’和‘礼’二字。得此二字便已足够。”

伍封道:“这个‘仁’字晚辈曾经听过略有所悟只不知对不对。”

孔子笑道:“请封大夫说说看。”

伍封道:“听说夫子曾到我齐国齐景公向夫子问政夫子说过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晚辈心想‘仁’大概就在这八个字中间吧!”

孔子抚掌笑道:“封大夫可算是知‘仁’了!若是做君主的是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是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是父亲的样子做子女的是子女的样子岂非天下太平?这就是‘仁’了。”

楚月儿一直听二人说着此刻恍然大悟道:“夫子那个‘礼’字只怕也在这八个字中吧?”

孔子大笑道:“好好你二人果然与众不同深知其中的道理。吾道虽然不行其实还是有人能明白看来孔某所编的这六部书就算烧掉也无妨了。”

伍封吃了一惊道:“夫子这六部书正是要指点世人怎能烧掉?”

孔子叹了一口气道:“孔某说‘礼’世人误会者多矣!常有人以为孔某要教天下人学懂周礼。其实礼是人制的因人而改而废是自然不过的事。孔某教礼是想世人通过礼来明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致不再有纷争杀戮天下间都是一个德字。孔某当日让仲由携新编的《礼记》抄本给田恒便是想让他悟这个‘礼’字。孔某编写六书最怕日后有人因此书而偏执反而误人学问。”

他顺手拿起一卷竹简道:“譬如这《诗》这一《木瓜》上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说的是两情相悦之意。诗以抒情这种男女之情也是人情只要无邪念便可以读。若是后人不解视之为淫禁男女之情设男女之防便是误了。”

伍封道:“夫子说得是若是如此夫子这六书更要留于世上了世人不读这《木瓜》说不定真会如夫子所说大禁大防了。”

他们二人又怎知后世法家焚书坑儒即使是儒者虽读过《木瓜》却仍然设男女之大防以致民俗大变害人无数?

楚月儿忽道:“月儿也听过一诗想读给夫子听听。”

孔子大喜道:“这就最好了!孔某这部《诗》中的诗句是从天下间收集来的十分不易正怕不足以括入世间妙作月儿姑娘请读。”

伍封也大是奇怪洗耳恭听便听楚月儿吟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伍封不料楚月儿吟出的是这一登时大窘刚要说话却见孔子拍了一下手掌赞道:“此诗变化虽然略嫌不足胜在双声叠韵风格独特孔某定要将它录入《诗》中只不知后面还有多少句?”

楚月儿摇头道:“月儿只知道这四句。不过月儿觉得还有一更好的夫子请听月儿一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吟了几遍喜道:“这一更妙了后面是什么?”

楚月儿抿嘴笑道:“后面是什么便只有公子知道了。”

孔子看伍封时见他面红耳赤似欲在地上找个洞钻进去奇道:“封大夫想做什么?”

伍封叹了口气状若呻吟道:“这几句是晚辈有感而胡诌出来的。月儿不知深浅竟敢在夫子面前卖弄晚辈真是无地自容哩!”

孔子愣了愣大笑道:“哪诗不是人做出来的?封大夫诗艺高明孔某大出意外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正是绝妙只是太过短了烦封大夫将后文读出来好让孔某得窥全豹。”

伍封不料自己随口吟出的几句诗竟被孔子如此推许大出意外其实这诗后面的句子他早有续作以备哪一天妙公主想起来万一让他作诗好以此搪塞只好答应:“既然夫子觉得尚可晚辈只好献丑了!”

他吟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茅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楚月儿心旌动荡一时间痴痴如醉。

连孔子也闻之动容吟颂良久叹道:“此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确绝妙孔某非将此诗置于《诗》之篇不可。”

伍封吓了一跳忙道:“不会吧?晚辈这诗怎敢列入《诗》中?”

孔子道:“此诗道出如今天下男女之风情又毫无邪淫之处后人读起此诗便可知今日民俗怎可不录?是了那‘月出皎兮’后面又是什么?”

伍封双手乱摇道:“晚辈只能吟出这四句才已尽矣并无续句。”

孔子笑道:“既是如此孔某只好依此四句原意为封大夫续作了。”

伍封大是惭愧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幸好这时孔子的弟子公良孺端药进来服侍孔子服药伍封见孔子脸上略有倦意便起身与楚月儿向他告辞。

伍封与楚月儿出了孔府鲍宁鲍兴赶来车问明路径后直往柳向惠府中而去。

柳下惠府离孔府并不太远府门简简单单的无甚装饰连寻常富户门上的大铜钉也没有。

柳下惠到叔孙氏府中议事未返家人将伍封和楚月儿引到前室奉上果酒由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陪着说话。

过了好一阵便听脚步声急响柳下惠哈哈大笑大步进来道:“兄弟、月儿你们突然来访让我高兴得很哩!”

伍封二人站起了身笑道:“我们顺路过来可算不之客罢!”

柳下惠吩咐人备下了酒宴三人各踞一案对坐饮酒。

伍封将这些日生的事简略说了一遍柳下惠叹道:“子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若非被田恒所欺不敢回鲁此刻恐怕也在鲁国为官了。如今孔子一门在列国中为官者不少单是在鲁国便有端木赐、冉有、有若、宓子贱等人。那日卫国派了个使者到孔府上送了一盒肉醢给孔子。孔子打开问道:‘是否我弟子仲由的肉所制?’卫使大骇道:‘正是。夫子如何知道?’孔子流泪道:‘若不是仲由之肉卫君怎会派使送来?’命人葬于颜回墓旁。卫使走后孔子放声大哭道:‘我常常担心仲由会遭横死今日果然是这个样子!’此后便病了。大哥去探视过数次唉孔子恐怕命不久矣!”

伍封怒道:“蒯瞶也太过残忍了吧?杀了子路还将肉送给其师!”

柳下惠道:“蒯瞶暗使浑良夫等人对付赵鞅赵氏三子被杀赵鞅怎会不报仇?赵鞅虽答应不攻代国却未曾答应不攻卫国吧?我看蒯瞶这君位坐不了多久。是了被离先生早些时离开了鲁国眼下到王城去游玩并说想去看看秦地山色兄弟这次来却见不着他。”

伍封点了点头知道被离喜欢周游天下浏览各地风情叹了口气命楚月儿将那具“雁嘤”之琴拿出来交给柳下惠道:“大哥这是令弟柳下跖送你之物托我代交。还说对你好生记挂只是怕坏了你的名声不敢相见。”

柳下惠缓缓揭开了包袱露出一张桐木古琴用手轻轻抚着琴弦双手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他慢慢道:“小跖从小喜欢音律那日我说天下之琴莫过于周王宫中所藏的‘凤鸣’和‘雁嘤’。不料他还记在心里真地弄了具‘雁嘤’来。”

伍封心想:“柳下跖这只琴定是早就放在身边一直无法交给其兄随身带着。”

柳下惠又道:“大哥出使周室往返途中便知一直有人悄悄跟随猜想必定是他于是每晚大开四窗既是怕他在窗外寂寞又想他越窗进来只可惜他始终不敢现身一见。大哥的名誉又算得了什么?人都说大哥与他断了兄弟之情其实是世人的谬解而已只要他能回来大哥什么也不会在乎。”

饭后柳下惠安排下人将伍封和楚月儿带到客房侍侯用热水洗浴然后才睡。是夜伍封和楚月儿都听见府中琴声不绝悲戚伤痛之音漫于整个府中。

次日一早伍封与楚月儿陪柳下惠吃过饭后便说告辞伍封道:“公主和公子高等人还在济水船上等着委实不能多留只好日后再来拜见大哥。”

柳下惠双眼略红显是一夜未睡点头道:“兄弟离国已久确实应回去了大哥也不敢强留。”

伍封道:“我和月儿到孔府向孔子告辞后便自走了大哥保重。”

马车出了柳下惠府回头看时远远可见柳下惠站在府门口挥手道别。他们是兄弟之谊自不必讲太多的俗礼反而见外。

不一时到了孔府通报后高柴将二人带了进去只见大院之中众弟子坐在四周昨日给孔子端药的那公良孺正在场中练剑。

伍封与楚月儿走在旁边眼光却看着公良孺练剑才看了几招不觉停下了脚步。只见公良孺剑气纵横剑势凶猛而不强横变幻灵活而不诡诈堂堂正正气势非凡那一口剑在他的手中便如指挥着千军万马一样雄浑阔大。

这公良孺的剑法虽然高明却也未必及得上楚月儿但最难得的是他剑法展开时那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见者无不生难以抵御之感。

二人看得呆便听孔子的声音道:“封大夫、月儿姑娘剑术高明小孺的剑法是否还能入法眼呢?”

伍封与楚月儿忙向他施礼伍封惭愧道:“本要去拜见夫子却被公良先生的剑法骇住一时忘了。”

这时有弟子为孔子和二人铺好了席又为孔子拿了个几来。孔子笑道:“封大夫、月儿姑娘请坐。”自己坐在席上斜倚着几又道:“二位不必拘礼昨日二位是客今日却是朋友是以用不着正襟危坐了哈哈!”

伍封与楚月儿坐了下来。

伍封问道:“夫子这位公良先生的剑法高明不过最奇怪的是他的剑法中有一种堂堂正正的天下无敌般的气势不知是何缘故?”

孔子笑道:“剑法与其它的事一样譬如诗歌、音律都是乎于心倘若心正剑法便会堂堂正正心不正剑法便会诡秘多诈。小孺是个正人是以剑法肃正。剑正才能无暇无暇方能永无止境。”

伍封和楚月儿见他三言两语随口所说出来便是剑术中的至理更是佩服。伍封叹道:“听夫子一句话真是胜过读书数年。月儿你使一套剑法给夫子瞧瞧能得夫子片言指点也大有裨益。”

楚月儿正有此意站起身向孔子道:“夫子月儿舞一套剑法请夫子指点。”

孔子微笑点头。

这时公良孺已退出了场楚月儿手握“映月”长剑使出了最得意的剑法。只见她身如彩蝶左趋右进剑光四洒中如穿花拂柳一般挥洒自如。

楚月儿一套剑法使完孔子的一众弟子面露惊异之色料不到这么一个看似纤弱的绝色少女竟能使出如此精妙的剑法。

孔子抚掌笑道:“好剑法!月儿姑娘这套剑法深得楚狂人接舆的真传!”

伍封与楚月儿同感愕然不料孔子也识得接舆的剑法。

孔子见他二人的神色笑道:“其实孔某在楚国时见过楚狂人接舆。那日孔某的车正行时接舆从车旁经过口中唱歌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孔某想与他一谈追下车去却未能追上适才月儿姑娘剑术中的步伐便是接舆的独特身法。”

伍封见孔子兴致极高知道这是难得的良机正好向孔子请教剑术拱手道:“夫子晚辈与‘大漠之狼’朱平漫一战之后悟出了一套剑法未知究竟如何想请夫子指点。”

孔子面露惊讶之色道:“封大夫年纪才十六七岁竟能自创剑法实出孔某意料之外便请封大夫一展剑法让孔某一观。”

伍封道:“自创可不敢说只是模仿而已。”站起身来在场中使出了“刑天剑法”。

孔子的一众弟子见这剑法威力无筹剑势如电虽然一招一式看起来简单却是蕴力无限暗藏莫测的变化无不心中凛然。

孔子脸色微变待伍封剑法使完赞道:“如此剑法天下少有怪不得封大夫威震齐国又能纵横宋卫之境所向披靡。”

伍封收剑回来坐下身来见孔子微闭着眼睛似是想着二人适才使的剑法。

伍封与楚月儿对望了一眼知道孔子此刻若一开口便是他们剑法中仍要改善之处那是难得的金玉良言。

孔子轻轻咳嗽了几声缓缓道:“剑由心生亦由心止。心中无邪乃能严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若能坦荡天下间又有何可惧之事?无惧既是信心信心便是气势。气势弘大严正化于剑上自有无敌之剑势。高手试剑剑法固然重要最重要的却是信心和气势。有了信心和气势便能真正挥洒自如将剑上的威力挥到极致。此之谓无敌无我是真正的上乘剑法。其余的有敌无我或是有我无敌算不得上乘剑术。心中既有敌又有我永不能成为剑术中的高手。”

伍封和楚月儿凝神沉思在场一众弟子也皱眉思索这番言语。

楚月儿忽地眼中一亮向伍封看去见伍封脸上也是恍然大悟之色二人起身向孔子深深一礼谢道:“多谢夫子晚辈受教了!”

两人直起身来时忽然一种强大的气势弥漫出来虽然是一而收但场上人人都感到了从他们身上沁出的这种让人心生难敌之感的气势。

孔子见二人聪明过人竟能立时悟出其中的道理大笑道:“二位果然与众不同唉日后二位见一见老子去吧!人说孔某的学问贯通人世其实老子的学问却能贯通天地与孔某颇有不同。”

又谈了一阵伍封道:“夫子晚辈本想留在曲阜再多些日子向夫子讨教学问只是妙公主还在济水船上等着晚辈一同回齐国不敢久留只好与月儿先告辞了。”

孔子点头道:“当来便来当走便走世间万事均不可强求。人说孔某一生求仁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人世之事有所不为也有所必为虽死不悔这并非强求而是义无反顾。孔某与二位一见早已开怀你们走吧。”

施礼告辞后伍封与楚月儿由高柴和公良孺二人送出了孔府与高柴和公良孺告别后离开曲阜直奔济水。

一路上二人心中兀自想着孔子言语中处处透出的无尽的学问和智慧。

一日后便到了济水边上妙公主早已将颈子伸得老长等他们见了二人回来不免嗔怪埋怨了好一阵才被伍封哄得笑嘻嘻地忘了前事。

此时早已是九月天气天已渐渐转寒众人顺水行舟不多日便回到了齐国境内的历下邑将巨舟交还历下大夫后改为6行数日后终于回到了临淄此时已是十月的冬天了。

回到临淄城中后伍封命楚月儿带着家将和一干卫女先回封府又让田力、乌荼自回相府自己与妙公主和公子高进宫见了齐平公禀告了诸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随机推荐: 挂机修仙一亿年,全部具现了! ,  蛮妻有毒:腹黑大叔宠上天 ,  白之露 ,  无敌反套路系统 ,  天价宝贝:101次枕边书 ,  都市之万界仙尊 ,  从军行 ,  横推从舵主开始 ,  水浒任侠 ,  全员团宠:哥哥们非要扒我马甲 ,  无限流的元宇宙 ,  重生后被超可爱女朋友倒追 ,  法师伊凡 ,  我不想拯救你,你快逃吧 ,  神医小农民 ,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夏绫裴子衡 ,  道法仙缘 ,  带着地府去修仙 , 

热门推荐: 穿越虫族之抱紧我的小尾勾 ,  都醒醒女主才是真大佬 ,  开着导航穿越 ,  离婚向左再婚向右 ,  四合院:天阉,秦寡妇哭跪求娶 ,  重生第一天,校花吃了我的进口糖 ,  我与TI有个约定 ,  天意风流 ,  虚拟重构游戏 ,  一切从吃鸡开始 ,  十界杀神 ,  殿下让我还他清白 ,  机甲与男神 ,  某科学的火影忍者 ,  枭宠 ,  我!共享男友 ,  奥特曼之无上进化 ,  八十年代小女工 ,  山村小神农 ,  无敌天下从加点开始 ,  养尸家族 ,  超级图书馆 ,